一代廉吏海瑞在《治安疏》中寫道:“美曰美,不一毫虛美;過曰過,不一毫諱過。不為悅諛,不暇過計?!边@段話表達出海瑞心懷坦誠、不偏不倚、公平公正的思想。為文做官,貴在實事求是,倘若添油加醋,極盡浮夸、阿諛奉承,就很難顯現事實的本來面貌,也難以得到人們認可。
《漢書》評價司馬遷,“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虛美,不隱惡?!彼抉R遷堅持不虛美、不作假,寫真史、說真話,使得《史記》成為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”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,寫有《蘇明允哀辭》一文,介紹蘇洵的文章功業。后人張伯行評價道:“蘇明允奮起西川,文章之杰也。南豐敘其為文處,即可以想象其為人。古人文字不溢美一詞,而其人精神愈見,此類是也?!辈惶撁?、不溢美,使得曾鞏文品、人品皆為后人所敬仰。
事實上,不管是為文,還是為官,都需要尊重事實、尊重公論。巴金曾寫下《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》一文。彭德懷看后,提出修改意見:“巴金同志,‘像長者對子弟講話’一句改為‘像和睦家庭中親人談話似的’。我很希望這樣改一下,不知允許否?”彭德懷同志不允許對自己有一毫虛美的評價,為我們立起了實事求是、求真務實的標桿。
每個人都有長處,也都有缺點。對于優點,我們不虛美;對于短板,我們也不應諱過。人無完人,缺點錯誤都是難免的。有了過錯,改正過來,還是好同志。倘若諱疾忌醫,或者文過飾非,就可能使得小錯引發大錯,量變引起質變,最終積重難返。歷史上很多賢人名士,善于反省自我、革新自我,從而不斷改善自我、提升自我,留下不少佳話。春秋時期衛國人蘧伯玉,不斷反省自己,到五十歲時仍在檢討前四十九年的錯誤,后世因而用“知非”代稱五十歲。蘧伯玉“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,反映的是一種自我批判精神,一種絲毫不諱過的品格。
我們共產黨人提倡堅持真理、修正錯誤,更要做到不虛美、不諱過。在這些方面,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和優秀共產黨人為我們作出了榜樣。吳玉章在81歲生日時,一絲不茍地寫下一篇《自省座右銘》:“年過八一,寡過未解,東隅已失,桑榆未晚。必須痛改前非,力圖挽救,戒驕戒躁,毋怠毋荒,謹銘?!泵珴蓶|同志認為,“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,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”。周恩來同志曾談道,“要讓我寫自己的歷史,我就寫我的錯誤”。
共產黨人之所以能保持先進性純潔性,就在于勇于檢視、勇于反省,不斷取長補短、見賢思齊。新時代新征程上,黨員干部當繼往開來,堅持說老實話、做老實事、當老實人,始終做到不一毫虛美、不一毫諱過,永葆浩然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