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常州市武進區委對多家國有企業開展了常規巡察。在駐點期間,區委巡察機構堅持問題導向,積極探索巡察國有企業的新方式新方法,不斷提高巡察監督質效,進一步彰顯巡察“利劍”作用。
“開放式”巡察談話促高效
今年上半年,區委第四巡察組對江蘇先行控股集團黨委開展了常規巡察。先行集團黨委主營業務覆蓋國有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及咨詢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生態環境建設、供水、通用航空及港口物流、鎮區聯動等領域,管理下屬企業88家。集團成立時間7年,體量大、數量多、業態豐富。為了迅速了解集團架構、迅速投入工作、迅速發現問題,巡察組邀請了13位集團主要部門及部分實體子公司負責人,將常規談話的“2對1”變成“N對1”,以“開放式談話”形式全面介紹公司、部門職責及工作完成情況,談一談個人想法,講一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,提一提對集團黨委的意見建議。同時,巡察組根據先前掌握的情況,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,請各位負責人“答疑解惑”。
通過“開放式談話”,巡察組快速全面了解了集團整體運行情況,初步梳理出集團存在的12個方面問題,為巡察深入開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“派單式”巡審聯動促實效
區委巡察組與專項審計組同步進駐,一直以來是武進開展“巡審聯動”的有效方式。但以往的巡審聯動過程也暴露出一些問題,如審計關注的側重點與巡察所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,有些審計發現的問題巡察無法直接應用,而巡察所需要的內容審計了解并不深入。如何將巡察“政治體檢”與審計“經濟體檢”優勢充分發揮、相互融合,進一步提高巡審聯動質效,一直是雙方共同思考探索的問題。
為充分發揮巡察監督和審計監督的合力優勢,武進區創新開展“派單式”巡審聯動,著力解決巡察與審計不同“調”的問題,為精準“把脈”、深挖“病灶”提供有力支撐,釋放“1+1>2”的疊加效應。在巡察國有企業的具體實踐中,巡察組羅列投融資、重點工程項目建設、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重點關注“清單”派發給審計組,要求審計組進一步深挖;審計組指定專門負責人對接巡察組,并及時反饋審計結果及問題底稿,確保巡審聯動有的放矢、精準發力,形成有效銜接、互為補充、協調一致、相互支持的監督閉環。通過巡審聯動,十三屆區委巡察3家國有企業共發現并移交問題線索14條。
“靶向式”巡紀協同促長效
在巡察國有企業期間,巡察組對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國有資產情況進行了充分摸底,將發現的資產轉讓出租、資金收繳、資產閑置、資產管理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梳理,形成關于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的專題報告,并提交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書記專題會議審議,為進一步開展全區系統治理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長效監管機制提供支撐依據。
充分運用巡察成果,切實放大巡察效應,今年上半年,武進區紀委監委啟動“武廉助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專項監督”工作,著力糾治底數不清、權責不明、管理不善、監督不力等問題。截至目前,已梳理出國有資產違規出租等5類問題、立案3件。針對區委巡察和國有資產專項監督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,推動區國資辦和主管部門出臺國有資產管理領域的“小特精”制度,加強跟蹤問效,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。 吳文斐